?
11月14日下午,來自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和中共上海市委黨校的教授們相聚我院哲學所,就《中國學術思潮史》的撰寫工作進行了探討。
本次研討會由我院哲學所“中國學術思潮史”特色學科負責人周山研究員主持。會上,大家分別介紹了各卷的撰寫進展情況,就撰寫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心得體會進行了研討和交流。復旦大學的徐洪興教授認為,作“中國學術思潮史”研究比作“中國哲學史”研究更能貼近所研究的歷史時期,也能更好的反映當時思想熱點問題產生發(fā)展的來龍去脈;同濟大學的朱義祿教授提出,在研究的過程中應注意方法,不能拘泥于哲學史的范疇來研究學術思潮史,而應當引入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以及中文歷史等相關學科進行交叉研究;哲學所的翁紹軍研究員就他所從事的明代心學領域的研究心得進行了介紹;……大家暢所欲言,有爭論,也有共識。
??? 從本世紀開始,我院哲學所中國哲學史研究室將研究重點轉向了中國學術思潮史,建立了“中國學術思潮史”特色學科,力圖動態(tài)地考察、梳理、研究以哲學為核心的中國學術思想的流變和演進歷程。邀約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中共上海市委黨校等滬上著名的同行專家,經常性地開展專題學術交流,合力進行中國學術思潮史的研究,并于去年和今年相繼出版了《中國學術思潮興衰論》、《相爭與相融:中國學術思潮史的主動脈》等。目前正在奮力撰寫的,就是被列入上海市“十五”規(guī)劃中長期項目的八卷本《中國學術思潮史》,預期明年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