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德國沃爾法特(Gunter Wohlfart)教授來到我所進行學術交流。
沃爾法特教授早年曾就讀于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并獲得哲學博士學位?,F(xiàn)為德國巫泊塔爾大學哲學系教授,德國亞洲哲學研究會會長,是研究中西哲學問題的知名學者,尤其在黑格爾、尼采、老子、莊子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發(fā)表出版了一系列有關的論文與專著。
???? 此次來我所進行學術交流,沃爾法特教授提交了一篇題為“莊子與死亡哲學”的論文。文章主要從生與死的角度對莊子哲學思想進行了研究,分析了莊子哲學中“自我”的概念,并與西方哲學中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比較研究。他的一些理論和觀點引起了大家濃厚的興趣,從而引發(fā)了一場關于中西哲學比較的大討論。討論中大家積極發(fā)言,各抒己見,就自己所研究的相關領域中的問題與沃爾法特教授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如所長俞宣孟研究員就本體論領域,陸曉禾研究員就經(jīng)濟倫理領域中的價值角度和夏金華研究員就中國佛學領域的“輪回”問題等等。
這次學術交流主要以中西(德)哲學相互激蕩、相互碰撞為切入點進行了廣泛而又深入的探討,使交流雙方都受益匪淺。對我所的科研人員來說,一方面加深了對西方哲學的認識,另一方面也了解到了西方哲學界對中國哲學的關注點,這對我們進一步研究發(fā)展我們的傳統(tǒng)哲學起到了積極的輔助作用。同時也有利于本所正處于籌建中的“中德思想文化比較研究中心”籌備工作的進一步展開,而且還將有助于我所“中西哲學比較研究”這一特色學科工作的具體開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