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這是執(zhí)政黨第一次將“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納入中國政治制度的范疇,充分體現出執(zhí)政黨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fā)展的信念和方向。
??? 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在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關系中,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最根本的宗旨和歸宿。堅持黨的領導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證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yè)。依法治國則可以切實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根據自己的國情逐步建立了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根本國家制度,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為基本制度的政治制度框架。在這一制度框架中,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直接體現,人民通過選舉自己的代表來行使民主權利,體現自己在國家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經過長期的實踐和不斷完善,這一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證明是有效的。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帶來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化,人民政治參與的積極性不斷提高,政治體制改革作為我國全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提上了議事日程,如何從國家制度保障的高度出發(fā),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yè),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步驟,將意味著我國在國家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創(chuàng)新。這一制度構想的提出,不僅使人民在國家生活中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制度化的規(guī)范,也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的國家制度在國家基本制度中得到了具體的延伸,從而更好地體現了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本質。
??? 應該看到,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等制度要素相比,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對于我們來說還是一個新的制度理念?;鶎尤罕娮灾沃贫热绾卧趯嵺`中加以不斷完善,真正將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yè)交由基層群眾自治組織來管理,切實實現人民群眾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jiān)督,也需要不斷探索自治的新方式和新途徑。
??? 在當前的起步階段,建立和完善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的重點工作應主要集中在:(1)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2)擴大基層群眾自治范圍,完善民主管理制度;(3)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事業(yè)單位民主管理制度;(4)深化鄉(xiāng)鎮(zhèn)機構改革,加強基層政權建設,完善政務公開、村務公開等制度;(5)加快政府行政管理與基層群眾自治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的制度建設步伐;(6)社會組織在擴大群眾參與、反映群眾訴求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的相關制度建設。
??? 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建設應放在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全局中加以推進,在加強制度建設的基礎上,我們應進一步加強相關的理論研究,在基層群眾中深入普及自治知識,通過教育培育群眾理性的自治意識。同時,還必須進一步提高各級政府對于建立和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重視程度,增強各地根據自身的經濟社會發(fā)展實際發(fā)展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不斷發(fā)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
??? (作者為上海社科院當代中國政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
??? 來源:《文匯報》,2007.12.03 版次:10
??? 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在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關系中,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最根本的宗旨和歸宿。堅持黨的領導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證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yè)。依法治國則可以切實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根據自己的國情逐步建立了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根本國家制度,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為基本制度的政治制度框架。在這一制度框架中,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直接體現,人民通過選舉自己的代表來行使民主權利,體現自己在國家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經過長期的實踐和不斷完善,這一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證明是有效的。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帶來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化,人民政治參與的積極性不斷提高,政治體制改革作為我國全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提上了議事日程,如何從國家制度保障的高度出發(fā),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yè),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步驟,將意味著我國在國家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創(chuàng)新。這一制度構想的提出,不僅使人民在國家生活中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制度化的規(guī)范,也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的國家制度在國家基本制度中得到了具體的延伸,從而更好地體現了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本質。
??? 應該看到,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等制度要素相比,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對于我們來說還是一個新的制度理念?;鶎尤罕娮灾沃贫热绾卧趯嵺`中加以不斷完善,真正將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yè)交由基層群眾自治組織來管理,切實實現人民群眾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jiān)督,也需要不斷探索自治的新方式和新途徑。
??? 在當前的起步階段,建立和完善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的重點工作應主要集中在:(1)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2)擴大基層群眾自治范圍,完善民主管理制度;(3)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事業(yè)單位民主管理制度;(4)深化鄉(xiāng)鎮(zhèn)機構改革,加強基層政權建設,完善政務公開、村務公開等制度;(5)加快政府行政管理與基層群眾自治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的制度建設步伐;(6)社會組織在擴大群眾參與、反映群眾訴求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的相關制度建設。
??? 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建設應放在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全局中加以推進,在加強制度建設的基礎上,我們應進一步加強相關的理論研究,在基層群眾中深入普及自治知識,通過教育培育群眾理性的自治意識。同時,還必須進一步提高各級政府對于建立和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重視程度,增強各地根據自身的經濟社會發(fā)展實際發(fā)展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不斷發(fā)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
??? (作者為上海社科院當代中國政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
??? 來源:《文匯報》,2007.12.03 版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