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是將各基點連接起來的一條線,以此為依據(jù)確定沿海國的海域范圍。一般來說,確定領?;€的方法有三種,即正?;€、直線基線和混合基線。
眾所周知,《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將海域分為內(nèi)水、領海、毗連區(qū)、群島水域、專屬經(jīng)濟區(qū)、大陸架、公海、國際海底區(qū)域。而上述海域的界限或范圍是以“領?;€”為起點確定的,換言之,領?;€是將各基點連接起來的一條線,以此為依據(jù)確定沿海國的海域范圍。
那么,領?;€是如何確定的呢?一般來說,確定領海基線的方法有三種,即正常基線、直線基線和混合基線。
根據(jù)《公約》第5條的規(guī)定,測算領海寬度的正?;€,是沿海國官方承認的大比例尺海圖所標明的沿岸低潮線。
《公約》第7條第1款規(guī)定,在海岸線極為曲折的地方,或者如果緊接海岸有一系列島嶼,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的劃定可采用連接各點的直線基線法。
當然,為避免沿海國因采用直線基線,致使海域面積太大,《公約》對劃定直線基線也規(guī)定了限制條件,主要為:第一,直線基線的劃定不應在任何明顯的程度上偏離海岸的一般方向,而且基線內(nèi)的海域必須充分接近陸地領土,使其受內(nèi)水制度的支配。第二,一國不得采用直線基線制度,致使另一國的領海同公?;?qū)俳?jīng)濟區(qū)隔斷。
對于第三種混合基線,《公約》第14條規(guī)定,沿海國為適應不同情況,可交替使用正?;€和直線基線的方法以確定基線。
領?;€確定了之后,才能確定領海寬度、領海外部界限和內(nèi)水范圍?!豆s》第3條規(guī)定,一國領海的寬度,“直至從按照本公約確定的基線量起不超過
考慮到在相向海域的距離不滿
另外,《公約》第16條規(guī)定,沿海國確定的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或根據(jù)基線劃定界限和劃定的分界線,應在足以確定基線的位置的一種或幾種比例尺的海圖上標出;同時,沿海國應將這種海圖或地理坐標表妥為公布,并將副本交存于聯(lián)合國秘書長。
可見,為確定沿海國的領海范圍,必須將基線在海圖上標出。為此,需要用國內(nèi)法予以佐證,以確定領海范圍。
對此,我國外交部指出,黃巖島和南沙群島歷來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國對這些島嶼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任何其他國家對黃巖島和南沙群島的島嶼提出領土主權要求,都是非法的、無效的。
關于我國的領海問題,我國《關于領海的聲明》已于
可見,我國采用直線基線方法確定領海,且范圍為
當務之急,我國應進一步公布其他的領?;€,以完善領海制度。因為,我國于
(作者為上海社科院海商法海洋法中心副主任)
來源: 東方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