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3日,由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黨委、上海社會科學院黨委宣傳部、上海社會科學院團委聯(lián)合主辦的“黨課新矩陣 尚社大講堂”系列活動之“主編沙龍黨課——新時代社科學術期刊的使命”在上海社會科學院分部415室舉辦。本次講堂的主講嘉賓是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常務副總編輯、編審王利民。本次講座由研究生院院長朱平芳主持。
王利民副總編輯首先介紹了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一報七刊一網”的整體布局。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由《中國社會科學》、《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國際社會科學》、《中國社會科學內部文稿》、《中國社會科學評價》、《中國會議評判》七本雜志,以及《中國社會科學報》和中國社會科學網組成。
王利民副總編輯指出,中國社會科學雜志是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高端傳播平臺,也是黨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主要陣地。雜志的學術使命就是要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為實現(xiàn)這一使命需要堅持問題導向與學科導向相結合,不斷地把問題中的學術與學術中的問題相結合,不斷地把問題導向與時代主要矛盾相結合,不斷地以各個學科的力量多方面、多側面地研究問題,以取得對問題本質規(guī)律的深刻認識。
王利民副總編輯認為,當代學術傳播機構正處在逐步形成學術生產、學術組織、學術出版、學術傳播、學術評價多方位一體化的過程。在面臨著評價與被評價雙向合一的情況,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由現(xiàn)代出版機構向現(xiàn)代傳播機構轉型,不斷組織各類專題年會,收錄科研第一線的學術成果,不斷挖掘優(yōu)秀作者、選題和論文,培育有潛力的優(yōu)秀論文生產者。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堅持構建與新時代并行的當代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不斷地使出版工作的傳播鏈向上下游延伸。同時中國社會科學雜志正在培養(yǎng)自己的學術編輯梯隊,以彌補編輯的代際缺陷,構造更有活力、更具操作組織能力的編輯隊伍。
講座的最后,王利民和朱平芳兩位老師與我院研究生同學們就“中國社會科學雜志對于投稿論文有什么樣的要求”、“中國社會科學雜志在2020年比較欣賞哪一類經濟學論文”、“學術期刊論文終審的主要評判標準”等問題展開了討論,現(xiàn)場氣氛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