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剛剛那尊青銅器上的銘文。這是‘王’字,大家猜猜下面這個是什么字,它像什么?”10月18日晚上,在上海博物館,導(dǎo)覽人員正在向一群外國友人發(fā)問。
原來,這些外方嘉賓是剛剛參加完第九屆世界中國學(xué)論壇開幕式,與中方嘉賓一同應(yīng)邀來到上海博物館參觀中國古代青銅館和“萬年長春”上海歷代書畫藝術(shù)特展。隨著觀展的深入,他們愈發(fā)感受到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
“太令人著迷了!” 來自巴基斯坦的清華大學(xué)“一帶一路”研究院研究員明竺(Zoon Ahmed Khan)表示,自己一直致力于“一帶一路”倡議的研究,這次的上博之行和上海之旅,正好印證了她一直以來的想法:增進了解,尤其是對對方獨特文化的理解,無疑會對實現(xiàn)人類命運共同體大有裨益。
“我看到了中國人保存獨特民族文化的方式”中外嘉賓們首先來到了中國古代青銅館。上海博物館是收藏中國古代青銅器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館藏青銅器自二里頭文化至明清時期,形成完整體系,其中還有許多是流傳有序、名揚海內(nèi)外的重器。導(dǎo)覽人員重點向嘉賓們介紹了夏代晚期束腰爵、商代晚期小臣系卣、春秋早期變形蟠龍紋鼎、春秋晚期犧尊、西漢八牛貯貝器等代表性器物。前來參觀的外方嘉賓大都是第一次集中觀看這么多不同類型、不同時代的青銅器。在介紹到春秋早期變形蟠龍紋鼎時,導(dǎo)覽人員向他們解釋了中國人對龍的崇拜,以及中國龍與西方龍截然不同的內(nèi)涵。“我們也有!這就相當(dāng)于獅子、犀牛、大象、長頸鹿、獵豹這五種動物在肯尼亞人心中具有崇高地位一樣吧?!?來自肯尼亞的中國傳媒大學(xué)傳播研究院研究員秦肯(Daniel Oloo Ong’Ong’a)一下就明白了,“在這個意義上,中非文化是有相通之處?!焙芸?,一件春秋晚期的犧尊成了他當(dāng)晚的最愛,因為他覺得它的外形酷似犀牛。
在沉浸中國器物之美和中國文化之精的同時,他們也在思考。來自盧旺達的非洲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助理天賜(Donatien Niyonzima)同樣對中國古代青銅器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觀察入微,看到了這些青銅器身上具有的時代烙?。骸皥D案從具象變成抽象,可以看到隨著社會生產(chǎn)力進步,人們的思維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通過它們,我們可以想象當(dāng)時人的生活?!鼻乜细嬖V澎湃新聞記者,這是他第一次來上海,對上海的現(xiàn)代化程度深感震撼,但同時他也看到了她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的另一面——擁有獨特的歷史記憶和文化記憶,知道了中國人保存獨特民族文化的方式,“這意味著這里的年輕人擁有歷史也擁有未來。”
“如此精彩的中國故事一定能傳遍世界”在參觀 “萬年長春”上海歷代書畫藝術(shù)特展時,主辦方還邀請了來自上海民族樂團的演奏家們演奏中國音樂。畫與聲的交融,讓中外嘉賓贊不絕口,紛紛拿起手機記錄下這美妙的瞬間。明竺是其中最為陶醉的一位,一度化身為“好奇寶寶”。在箜篌與簫二重奏(簫演奏家趙韻夢,箜篌演奏家劉宣邑)的《春江花月夜》演奏完畢后,她趕忙上前請教這兩件“神奇”的樂器為何物。箏獨奏(演奏家陸莎莎)《墨戲》是一首原創(chuàng)“新文人音樂”,其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于中國書法,展現(xiàn)藝術(shù)創(chuàng)作過程中物我兩忘的心境和狀態(tài)。激越的箏音落下去,她又十分好奇于如此年輕的演奏家為何有如此精湛的技藝。當(dāng)?shù)弥撗輪T已經(jīng)有20余年的演奏經(jīng)驗時,她眼中敬佩的光芒更盛了。
中阮獨奏(演奏家李晨曉)《酒狂》通過展現(xiàn)酒后酣醉的情態(tài),描摹文人隱士高潔的精神世界,其曲風(fēng)激越頓挫、跌宕起伏,一下子就把眾人吸引住了,委內(nèi)瑞拉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艾馬拉(Aimara Gerdel)甚至“不顧風(fēng)度”蹲下來錄影。
“這個節(jié)奏愛了,像搖滾樂。”“我覺得里面有非洲音樂的那種律動。”秦肯和天賜熱烈地討論著。“在這么古老的畫卷前,聽到這么美妙的中國音樂,這種體驗太棒了?!眳⒂^結(jié)束后,明竺仍然沉浸其中,久久難以自拔。秦肯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如此博大精深,每一個側(cè)面都具有難以言說的魅力,站在這樣的遺產(chǎn)上,難怪中國能在短短時間取得令世界矚目的成就。但是和非洲一樣,近現(xiàn)代以來在西方文化強勢輸出的背景下,也需要找到適合當(dāng)今世界語境的傳播方式?!拔矣X得,相比于官方的宣傳,民間的、個人的方式可能更容易被人接受,就像剛剛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古爾納,他的作品就是非洲歷史文化的一張新名片?!苯陙?,秦肯一直致力于中非之間的媒介傳播,他相信,通過各方的努力,尤其是民間的、活潑的語言來講述,就像今晚一樣,如此精彩的中國故事一定可以傳遍世界。
來源:澎湃新聞2021-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