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一往無前,共赴美好
本報編輯部
美麗鄉(xiāng)村:共享新時代美好生活
本報記者 田 川
虛實共生:數(shù)字孿生技術賦能城市治理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 韓志明/教授 劉羽晞/博士生
從理念到機制:民辦學校治理路徑創(chuàng)新
華東師范大學博士生 林 琦
以高質量執(zhí)法監(jiān)督提升城市管理執(zhí)法效能
中央黨校政治和法律教研部博士 程曉平
穆懷中、韓之彬在《人口與經濟》2021年第6期提出:
如何彌補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負向影響
高敘文、方師樂、史新杰、衛(wèi)龍寶在《中國農村經濟》2021年第10期提出:
穩(wěn)定的產權能促進農地生產率的提高
在新時代構建文明新形態(tài)
特約記者 常書紅
張薰華:以“圓圈的圓圈”方法論為基礎
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朱國宏
人性“情理結構”拓展國際關系研究
中央財經大學國際政治系講師 張 旗
把握對數(shù)字勞動的政治經濟學批判
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博士生 譚惠靈
在“元宇宙”的開端追尋技術想象力
上海大學文學院文化研究系講師 張 淳
頭套、面具和臉譜
南京大學法學院博士 胡 敏
2021 年度全球十大熱點關注
熊一舟
歷史能給當代社會什么樣的啟示
“一切都要服從考古”
人類社會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的書
http://www.shekebao.com.cn/
(摘編:蔡 霞)1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