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院法學研究所與華東政法大學聯(lián)合主辦、我院法學研究所歐洲刑事法研究中心與華東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共同承辦的第九屆中歐國際論壇日前順利舉辦。論壇以“數(shù)據(jù)犯罪、洗錢犯罪治理的中歐經驗與借鑒”為主題,采取線上與線下會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華東政法大學校長葉青、我院法學研究所所長姚建龍和匈牙利布達佩斯大學法學院教授Peter Polt在論壇上致辭。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法律應用研究處處長吳嶠濱在會上做主旨發(fā)言。論壇由華東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院長孫萬懷教授主持。
葉青在致辭中指出,基于數(shù)據(jù)犯罪和洗錢犯罪危害的立體性與嚴重性,其治理策略是一個非常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研究課題,數(shù)字時代的犯罪理論與司法治理應當成為我們共同關注的課題,期待各國專家學者在本次論壇上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豐富各國的刑事法理論,為數(shù)字時代國家和社會的安全發(fā)展提供比較研究成果。
姚建龍指出,作為新型犯罪,各國在數(shù)據(jù)犯罪的刑事法規(guī)制體系還有待完善,日新月異的技術發(fā)展對犯罪治理提出新的挑戰(zhàn)。本次論壇以“數(shù)據(jù)犯罪、洗錢犯罪治理的中歐經驗與借鑒”為主題,契合了社會加速發(fā)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學理價值,期待論壇研討能為數(shù)據(jù)與洗錢犯罪的刑事法治體系建設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持。
Peter Polt教授表示,法律與經濟社會互動中的關系模式選擇,是各國共同面對的課題,關注各國法律制度體系的犯罪規(guī)制能力,取長補短,互相借鑒,是法學研究者的使命,各國學者在論壇上的交流與學習,將為各國應對新型犯罪提供重要啟發(fā)。
論壇上,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圍繞“數(shù)據(jù)犯罪的風險防范進路”、“洗錢犯罪的前沿問題與司法適用”等專題進行深入研討交流。華東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院長科研助理吳思遠和匈牙利佩奇大學教授、我院法學研究所歐洲刑事法研究中心外方主任Istvan Laszlo Gal主持專題討論。我院法學研究所歐洲刑事法研究中心主任魏昌東研究員作會議總結。
出席論壇的有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東南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以及華東政法大學和上海社科院等國內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及來自匈牙利布達佩斯大學、匈牙利佩奇大學、羅馬尼亞蒂米什瓦拉西部大學、克羅地亞奧西耶克大學、克羅地亞薩格勒布大學、塞爾維亞諾維薩德大學、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比較法研究所、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犯罪學和社會學研究所、斯洛文尼亞盧布爾雅那大學、意大利圣克萊門特奧特里德大學、意大利帕多瓦大學、黑山下戈里察大學(波德戈里察)等中歐國家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還有來自最高人民檢察院、上海市人民檢察院、匈牙利共和國總檢察長辦公室等實務部門的有關人士,共計80余人。
經過連續(xù)多年的成功舉辦,“中歐國際論壇”已成為促進國際學術交流、國內向歐洲學者介紹中國刑事司法體系的最新發(fā)展以及從歐洲借鑒相關領域理論和實踐成果的重要平臺和窗口。我們將充分用好這一平臺,深入開展學術研討,深化國際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