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上海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黨支部于2023年7月18日上午邀請復旦大學西班牙語語言文學系教授、格拉納達大學教授、西班牙學者馬凱(Prof. Rafael Martin Rodriguez)為全體科研人員做題為“在華西班牙傳教士:宗教外交”的專題講座,以此作為主題教育學習活動的環(huán)節(jié)之一推動科研工作提質(zhì)增效。
講座伊始,馬凱教授首先介紹了16至17世紀西班牙統(tǒng)治者出于政治和宗教利益,贊助傳教士前往中國及周邊地區(qū)活動的復雜政治性和宗教性歷史背景,特別指出了從馬德里到馬尼拉再到中國各地的宗教文化傳播路線所隱含的重要國際關系議題。
在此基礎上,馬凱教授進一步指出肩負外交和宗教使命的傳教士在歐洲政治與宗教爭端中的雙重忠誠問題,以及在早期全球化時期中西文化交流中起到的特殊溝通作用。馬凱教授特別提及傳教士在為西班牙統(tǒng)治者進行對華外交決策時所提供的有關中國知識的獨特價值。
馬凱教授隨后重點考察了不同時期來華西班牙傳教士,諸如高母羨、龐迪我、閔明我等人及所代表的不同傳教修會之間對中華文明和宗教體系的差異性認知,并介紹相關代表性歷史文獻。馬凱教授認為,這些傳教士作為早期漢學家的身份促進了“東學西傳”,也因關于中國社會和宗教的不同解釋而參與到了“中國禮儀之爭”的全球性議題,進而在羅馬與中國之間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了彼時西班牙對明末中國的外交策略。
在講座總結(jié)部分,晏可佳研究員認為馬凱教授的講座豐富了明清來華天主教歷史研究的層次,不僅從宗教與外交的角度補充了西班牙來華傳教士的相關歷史細節(jié),也為“天主教中國化”、“禮儀之爭”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宗教與外交、宗教與國際關系的多重視角。
在2021年12月召開的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宗教工作“三支隊伍”的重要性,強調(diào)要培養(yǎng)一支思想政治堅定、堅持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學風優(yōu)良、善于創(chuàng)新的宗教學研究隊伍,加強馬克思主義宗教學學科建設。通過宗教研究所黨支部組織的此次主題教育學習活動,全體科研人員提升了對宗教歷史研究復雜性的認知,增強了以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引領科研工作、助力馬克思主義宗教學學科建設的能動性。
信息研究所、院國際合作處等研究所和部門相關人員也參加了本次講座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