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城市治理共同體,確立人民群眾在城市治理中的主體地位,為上海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現(xiàn)代化的新路指明了方向、劃定了重點、提供了遵循。
人民邏輯:新時代城市工作的價值原點——
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通過確立人民邏輯,圍繞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人民群眾成為城市發(fā)展的積極參與者、最大受益者、最終評判者,為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指明了方向。
人民至上:新時代城市工作的思路指引——
城市數字化轉型需要回歸技術服務于人這一本源,堅持人民至上的思路指引,圍繞人民群眾的需求創(chuàng)設應用場景,圍繞人民群眾的建議改進應用場景,圍繞人民群眾的方便整合應用場景。
人民主導:新時代城市工作的路徑方法——
城市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多姿多彩的城市生活以及由此而來的不同生活體驗。但在數字化時代,“親密饑荒”日益成為影響城市幸福的重要制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科技使用量的增加,使得面對面社交越來越少,生活缺少了親近感。
“親密饑荒”啟示我們,要堅持人民主導的路徑方法,在“生活圈”“服務圈”“工作圈”的搭建和完善中織密城市主體間鏈接網絡,通過凝聚不同主體的認識達成城市共同體的思想共識,通過協(xié)調不同主體的行為形成治理合力。
來源:解放日報 日期:2024-01-02
作者:薛澤林,上海社會科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研究所公共管理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