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題目:從量子概念看日常語言表征的限度
摘要:量子理論體系蘊含著兩種斷裂,這兩種斷裂阻斷了因果性思維的鏈條,摧毀了人們習慣性地運用日常語言的本體論根基。當物理學家企圖運用與日常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的概念和語言來理解微觀粒子的存在形態(tài)及其行為表現(xiàn)時,會步入錯誤表征的歧途。日常語言是對象性語言,經(jīng)典物理學的概念框架強化乃至固化了這種認知。量子力學則是在不斷地拋棄經(jīng)典認知和深化量子化觀念的較量中發(fā)展起來的。量子概念受數(shù)學與問題的驅動,具有非表征性。量子理論不是在描述或表征世界,而是在談論或模擬世界。理論與世界的關系從描述性表征到談論性模擬的轉變,揭示了日常語言表征的限度。如果我們認識不到這一點,就無法擺脫對量子理論的錯誤理解,乃至陷入各種神秘主義。
關鍵詞:量子測量;兩種斷裂;日常語言的模糊性;非表征;
來源:自然辯證法研究,2024年3月
作者:成素梅,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基金資助: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當代量子詮釋學研究”(19ZDA038);“量子信息科技哲學及其邏輯基礎研究”(22&ZD046);